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,由于被唐太宗封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,从此奠定了他的“千年书圣”的历史地位,并且其地位一直无人撼动。
王羲之最小的儿子王献之,与他的父亲王羲之并称“二王”,这也肯定了王献之的书法历史地位。但王献之始终是“小王”,这个称谓的含义有二:一是区别于父亲的“大王”,二是指王献之无法超越其父亲。
曾经有一次,著名的宰相谢安问王献之:“你的书法比父亲如何?”王献之不假思索、且毫不客气地回答:“故当胜!”言下之意:超过父亲!
正是:一言既出,四座皆惊!在书法界,从来没有一个人敢说超过书圣的。王献之的回答,是不是不知天高地厚、少年轻狂呢?
必须看到:小王为后世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书法作品,比如《洛神赋十三行》《中秋帖》《鸭头丸帖》等。其中《中秋帖》为“一笔书”,此帖还成为乾隆皇帝的掌上明珠呢?
王献之的小楷《洛神赋十三行》与其父王羲之的小楷《黄庭经》还相提并论呢,大有与父亲比肩的势头。
中国古代,对儒家思想推崇备至,儿子要敬畏父亲,再有本领的儿子,不能在父亲面前有强势之举,否则被人批评为大逆不道,为人唾弃!
王献之之所以能与父亲并称“二王”,在于他有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!他之所以毫不客气地认为自己的书法超过父亲,不是盲目的自信,而是他的书法实力已经摆在那里,无需他人的证明!
王献之的自信,在当时还是没有得到承认,他的真实成就受到人们的压制,从而使王献之一直处于委屈之中。
历史上的父子书家,比如米芾的儿子米友仁,赵孟頫的儿子赵雍,尽管儿子的书法并不比父亲逊色,但始终屈于父亲之下,这是封建时代的悲哀。
对于王献之来说,他真正的出头之日,还是在宋朝。因为从晋朝到宋朝之间,一直是以“法度”的约束来规范书法行为,而宋代是个尚意的时代,人们的创作理念已经进入开放自由的境地,于是对王献之的评价,也就有了新的认识。
这里要说说唐太宗李世民,他对王羲之父子书法的评价,决定了他们父子的书法命运。有一句倒是很贴切:“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”。即是说,唐太宗成就了王羲之,同时也扼杀了王献之。
李世民对于王献之的书法,有过两字的点评:“饿隶!”明显是对王献之的嘲讽。大有“砖而厚,瓦而薄”的“不公平”的评价。
其实对待艺术品的鉴赏和评定,个人的喜好是有偏见的,历史才是最公正的裁判。
历史的进程发展的今天,今天的人们,从艺术的角度,重新审视王献之的书法,会发现王献之的书法世界的美妙。如他的名帖《鸭头丸帖》,结构欹侧倚斜,多取侧笔,线条枯湿交替,呈现出连贯流畅的气势。
他的《送梨帖》《地黄汤帖》,都表现出圆润、流畅,营造出了自由创作的氛围,这种境界,其实是超过他的父亲的。
王献之的可贵之处,不仅在于他的书法的探索精神,更在于他要试图摆脱父亲光环的笼罩。由此不由得想起法国大作家小仲马。
小仲马当年创作的小说得不到发表,编辑说,只要他透露是大仲马是他父亲的真相,结果自然就不一样了!但这一建议,遭到小仲马的严厉的拒绝,理由很简单:“我要证明自己的真实的高度”,小仲马坚决不活在父亲的光环中。
从这个意义上来讲,王献之的探索精神与自强精神,与小仲马如出一辙,着实令人钦佩,尤其是他敢于挑战封建礼教,敢于超越并承认自己,凸显了他的真实的一面。
因此,王献之的魅力,在于他的勇气与才智,从而使他的形象在古今书法史上熠熠生辉,历久弥新。